华鲁恒升盈利72亿增3倍 多业联产形成技术优势

来源:长江商报时间:2022-03-02 10:52:19

化工行业高景气之下,产品涨价,企业大获其利。山东国资委实际控制的华鲁恒升(600426.SH)就是如此。

2月28日盘后,华鲁恒升发布业绩快报。2021年度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6.47亿元,同比翻倍。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(简称净利润)72.54亿元,同比增逾3倍。

公司解释称,受市场供求等诸多因素影响,国内化工行业景气度较高,主导产品价格同比有较大增长,再加上公司调整产品结构,产品放量,共同推动业绩高增长。

化工行业存在较为明显的周期性,华鲁恒升也不能幸免。但是,纵览公司2002年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,整体上仍然较为平稳,每个年度均保持了较为旺盛的盈利能力。

wind数据显示,2002年以来,公司累计盈利216.42亿元,年均盈利超10亿元。

华鲁恒升自身造血能力也较强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,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3.14%,在行业处于相对低位。公司资金充足,债务规模较小。而从2011年以来11年间,公司未实施过直接融资。

产品涨价致净利大幅倍增

营业收入、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均倍增,华鲁恒升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经营业绩。

根据业绩快报,2021年度,华鲁恒升实现营业收入266.47亿元,较上年增加135.32亿元,增长幅度为103.18%。净利润72.54亿元,同比增加54.56亿元,增幅为303.45%,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(简称扣非净利润)为72.20亿元,较上年的17.64亿元增加54.56亿元,增幅为309.30%。

营业收入同比翻倍,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逾3倍,主要原因是产品涨价。

华鲁恒升为多业联产的新型化工企业,主要业务包括化工产品及化学肥料的生产、销售,发电及供热业务。主要产品为肥料、有机胺、醋酸及衍生品、多元醇、己二酸及中间品等。

2021年,在国际能源价格逐步回升的助力下,化工品价格显著上涨。华鲁恒升表示,公司把握市场机遇,保持了产销两旺良好势头。公司积极推动新项目建设和开车投运,加强系统优化和生产管控,实现了生产装置稳定高效运行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从去年第三季度后期开始,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,公司适时调整产品结构,通过多种途径降本增效。

毫无疑问,2021年,华鲁恒升的经营业绩足够亮丽,这得益于化工行业强景气周期,以及叠加疫情影响。那么,公司低景气周期之时,经营业绩又如何?是否出现过巨额亏损?

公开资料显示,2002年6月20日,华鲁恒升登陆上交所。上市之前的1999年至2001年三年,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0.47亿元、0.34亿元、0.34亿元,连续两年下降。

2002年,上市当年,公司实现的净利润为0.46亿元,同比有所增长。2003年至2009年,公司净利润实现了7年连续增长。2010年,净利润为2.54亿元,同比下降40.22%,这是公司净利润首次大幅下降,也是迄今为止一次最大幅度下滑。2011年到2015年,净利润从3.55亿元增长至9.05亿元,2016年小幅下降至8.75亿元,2017年、2018年,净利润分别为12.22亿元、30.20亿元,同比增长39.58%、147.10%。

2019年、2020年,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24.53亿元、17.98亿元,同比下降18.76%、26.69%。

上述同期,公司实现的扣非净利润与净利润变动趋势基本相当。

纵览华鲁恒升2002年上市以来的经营业绩,虽然几次出现周期性波动,但波动幅度并不大,总体上,公司盈利能力仍然较强。由此说明,公司抵御周期性能力较强。

wind数据显示,上市以来,华鲁恒升实现的净利润累计数为216.42亿元,年均盈利10.82亿元。

多业联产形成技术优势

能够有效平抑周期性波动风险,与华鲁恒升的产业运营模式有关。

华鲁恒升主要业务包括化工产品及化学肥料的生产、销售,发电及供热业务。公司称,其建立了“一头多线”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,即多业联产模式,根据各产品市场情况,可以及时切换生产运行模式,同时强化稳定优化和挖潜增效,实现生产装置长周期满负荷安全高效运行。据披露,华鲁恒升具有技术、成本、管理三大优势。在成本方面,基于多业联产优势,公司实现了平台互联互通,多产品协同发展。公司深挖装置与系统潜力,提高资源利用率,坚持精细化管理,统筹公用工程,持续降本控费。在技术方面,公司通过不断的技术引进、吸收、创新,提升原创能力,掌握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。依托洁净煤气化技术,构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产业平台,形成“一头多线”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运营模式,持续进行系统优化、节能降耗、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。在管理方面,公司正确处理快速发展与提升竞争力的关系,坚持精细化管理和内生式发展。严格项目管理,实现成本费用全过程受控,强化市场运营,实施产销联动等,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。

除了上述优势外,华鲁恒升整体上盈利能力较强,与其产业布局有关。

与不少公司借助并购推动资产规模、经营业绩高速增长不同,华鲁恒升基本上全部依赖内生式增长。

根据wind数据,上市以来,华鲁恒升基本上未进行规模性外延并购,倒是自身投资建设不少。

长江商报记者查询发现,上市以来,华鲁恒升实施了三次股权融资,即IPO募资3.77亿元,2006年、2010年分别通过定增募资6亿元、18.51亿元,三次共计募资28.28亿元。

这三次募资,公司分别投向大型氮肥装置国产化工程、收购华鲁恒升集团DMF、甲醛生产线的相关资产、20万吨/年醋酸项目、醋酸装置节能新工艺改造项目、5万吨/年合成尾气制乙二醇节能项目、10万吨/年醋酐项目、尿素产品多元化及节能技术改造项目、16万吨/年已二酸项目、氨合成能量系统优化项目等。除了收购控股股东相关生产线外,其余的均为项目建设。

三次募资合计达28.28亿元,累计派发红利24.91亿元(不含2021年度),差距不大,这意味着公司从二级市场募集的资金基本上都返还给投资者了。

与募资相关的是,身处重资产领域,华鲁恒升基本上没有财务压力。

截至2021年底,根据业绩快报数据,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20.76%。去年三季度末,行业内公司云天化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9.13%。

期末,华鲁恒升账面货币资金18.84亿元、交易性金融资产10.05亿元(主要为结构性存款等理财产品),合计为28.89亿元。而公司短期债务为6.71亿元,现有资金足够覆盖短期债务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11年以来的11年,公司未再进行直接融资,经营、建设资金均源于自身积累。这也说明,公司造血能力较强。

(记者 沈右荣)

标签: 华鲁恒升 盈利72亿增3倍 多业联产 形成技术优势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