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快资讯:联合起来,烧出更好的汝瓷

来源:人民网时间:2023-06-05 22:46:23

“你看这连体窑,两窑相通,不仅一次可以烧制更多的汝瓷,窑温也更均匀,烧出的瓷品质更好。”在汝官窑遗址博物馆里,清凉寺村支书王学锋指着一处连体窑遗址说,“当初一些村民不同意联合起来,搞汝瓷文化合作社,我就带他们来这看。”

汝瓷,以其绝美的颜色和稀世的遗存,闻名于世。代表中国古代汝瓷烧制最高技艺的北宋汝官窑遗址,位于河南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,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清凉寺村,矿物资源丰富,当地人一度以挖煤为生,开起100多个小煤窑,却对地里偶有发现的汝瓷残片视而不见。后来,随着煤窑关停,汝官窑遗址逐步被发现、发掘,清凉寺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当初随手一扔的瓷器残片。


(资料图片)

王学锋就是最早一批,捡起汝瓷残片、做汝瓷产业的人。

行走在汝官窑遗址博物馆里,可以看到宋代官窑烧制汝瓷的整个流程,从选土、沉泥到素烧、釉烧,十分精细,且不断迭代。

近水楼台先得月。通过对遗址的学习、模仿,对残片的分析、还原,清凉寺人慢慢复活了汝瓷烧制技艺。到2019年,清凉寺村已经拥有汝瓷烧制研发企业12家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“汝瓷烧制技艺”传承人1人,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。王学锋作为省级“汝瓷烧制技艺”非遗传人,他创办的大宋汝瓷公司,年产汝瓷3万件,销售额达300万元。

文化催生产业,产业也兴盛文化。天青色、粉青色等史籍记载的汝瓷名色被逐一还原出来,玛瑙入釉等汝瓷烧制独家技艺,也得以复活。清凉寺村的汝瓷产业一度欣欣向荣。

然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,也越积越多,到2019年,已经严重影响到清凉寺村汝瓷产业的发展。

“顶着汝官窑遗址所在地的名头,俺们这的汝瓷很好卖。结果就是,大伙一拥而上,甭管作坊大小、技术高低,都烧、卖汝瓷,争着打价格战,结果谁也挣不着钱,整体品质也上不去。”王学锋回忆说,恶性竞争严重威胁到了清凉寺村汝瓷产业的发展。

2020年9月份,在上级文旅部门和县委、县政府支持下,清凉寺村开始建设省级乡村文化合作社试点,以汝瓷文化合作社为主。

“合作社的好处,就在于统筹管理、统一生产标准、统一品牌、统一销售、统一宣传,避免本村恶性竞争的同时,还能提高全村的汝瓷烧制水平和经济效益。”王学锋说,“抱团取暖,道理都懂,可很多人还是不愿意。有的觉得自己烧得好,不愿意带着他人干。有的觉得自己本钱小,怕大户欺负。”

关键时候,有了开头一幕。

“俺们村人的汝瓷烧制,得益于汝官窑遗址的启发,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要从中汲取智慧。”王学锋带着反对的村民,到汝官窑遗址里,共同回忆全村汝瓷产业的发展历程,启发大家要学会合作,“一堆碎瓷片才值几个钱?可要是组合成一件完整瓷器,那价值就高了很多倍。”

村里的国家级汝瓷烧制技艺非遗传人王君子和村支书王学锋带头,与4名省级非遗传人一起,全部加入了汝瓷文化合作社,并无偿向社员传授汝瓷烧制技艺,引得其他村民也纷纷加入。

在上级支持下,清凉寺村汝瓷文化合作社选举王学锋担任社长,整合县乡村三级资金50万元,通过专场培训集中学,合作社成员相互学,文化走亲交流学等形式,提高社员的烧制技艺;同时,统一品牌、管理和烧制标准,提高清凉寺汝瓷的市场竞争力。

据统计,合作社成立以来,为社员解决烧制技艺问题80多个,争取各类资金200余万元。清凉寺村汝瓷产业的产值也从2018年的5000万元,增加到了2022年的超亿元。

通过与社员销售额“二八分成”的方式,村集体在3年时间里,积累了50多万元资金,以此为基础,资助了琥珀馍、打梨花等非遗技艺的传承和发展。

还利用这笔资金,培训本村文艺骨干和文艺爱好者850余人,开展文艺演出、阅读推广、非遗传承等“点单式”文化服务,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近100余场,现场受益观众超过14万人次。今年春节期间,清凉寺村文化合作社举办的云上村晚活动,入围文旅部国家公共文化云示范展示“村晚”活动,线上观看达600万人次。

由于效益显著,清凉寺村先后吸引白石坡村、韩庄村等的10多家汝窑企业和作坊加入文化合作社,成立宝丰县清凉寺汝源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,推动大营镇汝瓷企业和作坊由106家发展到154家,从业人数从600多人发展到1500多人,产值从9000万元增加到两亿多元。

“汝瓷,是祖先留给宝丰人的宝贵文化财富。清凉寺村汝瓷文化合作社的发展,证明了科学的组织,先进的管理,就能够实现传承、弘扬传统文化和发展经济的相辅相成。”宝丰县委书记王代强说。

据悉,宝丰县依托丰富的传统文化,成立汝瓷、唢呐等乡村文化合作社37家。宝丰县乡村文化合作社项目,也入选由中宣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遴选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。

标签:

图文推荐

热门文字

标签

精彩赏析